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74篇
  免费   4880篇
  国内免费   3209篇
电工技术   3504篇
综合类   4046篇
化学工业   4549篇
金属工艺   2659篇
机械仪表   2971篇
建筑科学   2755篇
矿业工程   1660篇
能源动力   1122篇
轻工业   4568篇
水利工程   1345篇
石油天然气   1451篇
武器工业   754篇
无线电   39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28篇
冶金工业   1416篇
原子能技术   827篇
自动化技术   5586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680篇
  2022年   1593篇
  2021年   1921篇
  2020年   1418篇
  2019年   992篇
  2018年   1036篇
  2017年   1116篇
  2016年   1016篇
  2015年   1757篇
  2014年   2188篇
  2013年   2564篇
  2012年   3348篇
  2011年   3347篇
  2010年   3187篇
  2009年   3028篇
  2008年   3121篇
  2007年   3180篇
  2006年   2785篇
  2005年   2103篇
  2004年   1564篇
  2003年   1012篇
  2002年   935篇
  2001年   925篇
  2000年   676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从自然腐败的樱桃上分离的链格孢霉(Alternaria sp.)LD3.0086为指示菌,研究苯乳酸对链格孢霉的主要抑制作用靶位。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苯乳酸对链格孢霉的最小抑菌浓度,通过卡尔科弗卢尔荧光增白剂染液(calcofluor white,CFW)染色观察苯乳酸对菌丝顶端生长的破坏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链格孢霉的超微结构变化,通过测定苯乳酸作用前后链格孢霉上清液中N-乙酰葡萄糖胺质量浓度变化研究苯乳酸对菌丝细胞壁的破坏作用,应用荧光双染色法观察苯乳酸对链格孢霉菌丝细胞膜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12.5 mmol/L的苯乳酸能有效抑制链格孢霉的生长;与对照组(无菌水处理)相比,苯乳酸处理后链格孢霉顶端生长细胞无明显形变,经12.5 mmol/L苯乳酸处理的链格孢霉上清液中N-乙酰葡萄糖胺质量浓度基本不变;苯乳酸处理24 h,链格孢霉菌丝细胞壁表面无明显损伤,细胞内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苯乳酸短时间(4 h)处理链格孢霉,菌丝细胞膜仍较为完整,加入苯乳酸较长时间(8 h)后细胞膜发生破裂。综合分析可知,苯乳酸对链格孢霉的主要作用靶位应不是菌丝体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而是在菌丝体内部,通过破坏菌丝内部细胞器结构或引起细胞内的生化反应,从而抑制链格孢霉的生长和繁殖,发挥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2.
氨基羟基脲(HSC)是一种新型无盐试剂,可有效控制后处理料液中钚的价态,实现铀钚分离和钚的纯化,其含量是后处理工艺中的一项重要参数,需准确测定。本文根据HSC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在酸性介质中发生显色反应,其产物在456 nm处有明显特征吸收的原理,建立了后处理料液中HSC的分析方法,并优化了分析条件。结果表明,HSC的最佳测量条件为测量波长456 nm、显色温度80~90 ℃(水浴)、显色时间45 min,NO-2、Fe3+、N2H4及其他共存组分对HSC的测定无明显影响。HSC含量在2.5~60.0 μmol/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R2为0.999 9,测量精密度优于5.0%。在45 d内工作曲线重复性好,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真实样品的测量结果显示,其重加回收率在99%~105%之间。  相似文献   
33.
招平断裂带中段金矿床控矿条件与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平断裂带中段为胶东地区重要的金成矿带,目前已查明的金矿床主要包括夏甸大型金矿床和大尹格庄特大型金矿床,姜家窑和曹家洼中型金矿床,以及焦格庄小型金矿床。研究人员对招平断裂带中段各类金矿床的构造控矿条件、分布规律和矿体赋存规律仍缺乏较系统的认识,亟待开展进一步研究。通过对金矿区地质特征、金矿床地质特征、构造控矿特征和金矿成矿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大尹格庄特大型金矿主要受招平主干断裂控制;夏甸大型金矿床主要受控于主干控矿断裂下盘伴生、派生的低级和低序次断裂,夏甸北耩矿体主要受控于主断裂下盘岩体局部张性显微裂隙带;招平断裂带中段大尹格庄特大型金矿床、夏甸特大型金矿床和焦格庄中、小型金矿床大致呈等间距分布,近EW向断裂与招平断裂的交会部位是有利成矿部位;断裂的拐弯或交会部位为主要赋矿部位。  相似文献   
34.
针对医生手工进行白内障手术,病人术后视力恢复效果取决于医生手术熟练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激光眼组织切割光路运动系统。系统采用直线电机带动平面镜运动的形式改变光路,利用聚焦透镜实现激光对样品单点切割。建立了白内障手术中碎核、撕囊扫描轨迹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仿真验证扫描轨迹数学模型的正确性。最后以透明塑料为样品模拟眼球实验,结果表明此系统可以实现给定轨迹切割,为激光眼组织切割设备研发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相似文献   
35.
酸性尾矿废弃地废石含有硫化物,在雨水的淋溶作用下会产出硫酸,加剧废弃地的酸化,增加企业环保成本,而生态修复工作就是从源头上控制废弃地的酸化。根据尾矿废弃地酸化机理,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生态修复技术现状;概述了隔离覆盖、改良剂改良、植物修复、微生物法等多种处理方法在实践中的适应性及优缺点,并分别介绍了隔离覆盖-植物修复技术、原位改良-植物修复技术在Reden煤矿、永平铜矿的成功应用案例。针对酸性尾矿废弃地的特点,单一处理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需要采用联合工艺进行治理,隔离覆盖-植物修复技术、原位改良-植物修复技术因见效快、效果好、操作简单,势必成为将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6.
彭程  范建峰 《中国冶金》2019,29(3):53-56
为了综合利用氧化铝冶炼产生的赤泥,探索在转底炉中直接还原赤泥、磨矿磁选获得高品位直接还原铁。通过实验室试验摸索了转底炉还原工艺参数,并在转底炉工业试验线进行了工业试验。实验室结果表明,赤泥还原后的直接还原铁(DRI)金属化率可达88.6%,磁选后的铁品位可达82.1%,磁选后的铁回收率可达88.9%。工业试验中,转底炉还原后,产品金属化率平均为69.2%,将还原后的DRI磁选获得高品位的DRI产品,磁选后DRI的铁品位为72.8%,磁选后铁回收率达到了85.2%,初步打通了在转底炉中还原赤泥、磁选的工艺路径。  相似文献   
37.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Pb和Cd时,有时候直接按照方法标准GB/T 17141—1997操作,测定结果不能满足质控要求。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元素系列标准溶液中,分别含和不含土壤基体元素Na、Mg、Al、Si、Fe、Ca等元素混合成分时,校准曲线斜率明显不同。为减小基体效应的影响,基于文献调研和实验结果,对上述方法标准实验步骤进行了下列改进:(1)取相同体积实际样品消解液混合后,定量加入到用于建立校准曲线的系列标准溶液中,用于基体匹配;(2)对消解液进行适度稀释,仍采用标准溶液建立校准曲线。用4个土壤标样和土壤样品加标测定结果对改进后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体稀释法测定Pb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0.4%~114%;测定低含量Cd时,回收率范围为84.1%~125%。基体匹配法测定Pb和Cd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3.0%~105%和102%~119%,基本满足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回收率为80%~120%的质控要求。样品中痕量镉在测定下限附近时,应严格控制稀释倍数,或采用基体匹配法测定。改进后的操作步骤适合日常检测工作中大批量土壤样品中Pb和Cd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38.
为探究人体■分析法在评估室内热环境状态中的应用,严格根据新陈代谢■的定义,在已有的两种■分析模型基础上,首先提出了更合理的新陈代谢■计算方法,建立了新的两节点■分析模型.然后利用ASHRAE数据库中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最后,揭示了人体■交换速率、■损失速率随室内、外环境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新的新陈代谢■计算方法能更准确地进行人体■分析;■损失速率比■交换速率占新陈代谢■率的比例大;操作温度25℃时,■交换速率主要包含辐射■率和对流■率;操作温度32℃时,蒸发■率和呼吸■率则是■交换速率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体■损失速率在操作温度较低或较高条件下均出现极值,将其单独用于人体热舒适评价不妥,结合■损失速率和■交换速率两者可更好地评价室内热环境状态;最小■损失速率和最小■交换速率在给定室内条件下,均在室外高温低湿工况下出现;室外温度比室外相对湿度更强烈地影响人体■损失速率和人体■交换速率.  相似文献   
39.
常会  范文娟 《冶金分析》2019,39(9):46-53
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出共聚物DFHMA-co-MAA,将DFHMA-co-MAA与聚偏氟乙烯(PVDF)按一定质量共混,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出羧基含氟聚合物(PVDF-DM)纳米纤维膜,用以吸附溶液中Cu(II)。讨论了PVDF和DFHMA-co-MAA的质量配比对纤维微观形貌和对Cu(II)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出当PVDF与DFHMA-co-MAA的质量比为1∶2时,纤维的微观直径较均一且吸附性能最佳,故实验采用该质量配比制备PVDF-DM。使用红外光谱对PVDF-DM进行表征,显示出PVDF-DM纤维膜中含有—OH和C=O等活性吸附基团。以PVDF-DM纳米纤维膜为吸附剂,探讨了吸附剂用量、吸附pH值和吸附时间对Cu(II)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室温下,当吸附剂用量为0.03g,pH=5时,吸附60min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率和吸附量分别为94.37%和62.91mg/g,PVDF-DM纳米纤维膜对Cu(II)的吸附过程同时满足拟一级动力学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该吸附过程包含了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PVDF-DM纳米纤维膜循环使用5次后,吸附能力仅降低16.23%,说明PVDF-DM纳米纤维膜具有很好的再生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40.
严寒地区复杂的气候条件严重危害真石漆耐久性。本文研究了酸雨侵蚀、盐侵蚀、湿热老化及人工气候老化对真石漆颜色的影响规律,同时通过表征几种因素对真石漆乳液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研究真石漆劣化机理。研究表明:(1)酸雨侵蚀、盐侵蚀、湿热老化及人工气候老化几种影响因素中,CaCl2侵蚀对真石漆颜色影响最大,其次是酸雨侵蚀。(2)酸雨及盐侵蚀会与苯丙乳液发生不同程度的化学反应,使真石漆颜色发生显著变化。(3)湿热老化提高真石漆抗侵蚀能力,使颜色变化不大;人工气候老化因紫外光的辐照使真石漆抗侵蚀能力先升高后降低,颜色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